川桥正能量 | 泸州长江大桥“桥二代”:父亲建的桥,38年后儿子来维修!

时间:2020-07-22 | 来源:| 阅读:396

38年前,来自全省各地的1500多名建桥工人在泸州长江边集结,他们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艰苦奋战,建成了当年长江上最长的一座公路大桥。38年后,泸州长江大桥出现病害,交到新一代建设者手中。而在这批建设者中,有不少还是“桥二代”。

1977

桥一代3个桥墩修了3年,最先进机器是混凝土输送泵

图片113.jpg

7月13日下午,已87岁高龄的李贤科老人在儿子李剑的搀扶下,来到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施工现场。当年,作为四川省交通厅公路工程局一处工人,李贤科参加了泸州长江大桥的建设。如今,再次看到这曾经熟悉的场景,老人感慨万千。

“当年修桥,最难的就是这两个桥墩。”站在长江大桥2号、3号桥墩中间,老人记忆的匣子也打开了。

图片114.jpg

李贤科老人讲述当年修桥的故事

1977年国庆节,泸州长江大桥开工典礼在长江南岸举行。工程启动就从最难的涉水桥墩开始。那时,没有先进设备,仅水中三个桥墩的建设就用了3年。

李老回忆,当年进行桥墩施工,首先从做沉井(钢围堰)开始。要做水下沉井,得用浮吊船在指定墩位,下放直径20米、高1.2米的钢板焊接成的钢护筒,“要让护筒直接下沉,还需在里面加石头配重”。当一节钢护筒快沉入江底时,马上又得再接一节。

李老说,如果遇到水下有石头或者半边是岩层,就需要潜水员下去放炮,然后用高压水泵把石头和泥沙吸出来。直至最后一节护筒下沉到设计标高,才由潜水员下到江底把泥沙碎石清理干净,灌注一层水下混凝土把井底封住。再抽水、打桩,最后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和桥墩。

“说起简单,做起来难,仅3号桥墩,施工期间就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井壁坍塌、钻头脱落、钢材短缺等,一个桥墩花了整整一年才建好。”李老称,那时机械严重短缺,浮吊船是去重庆租的;江面上没有施工栈桥,就临时租用货船帮忙。高峰期时,围绕一个桥墩服务的船只多达100余艘,场面非常壮观。在李老的印象中,当时唯一的先进机器就是混凝土输送泵,还是通过省交通厅从去德国进口的。 

3号桥墩的建设经验,为后来修建2号、4号桥墩省了不少时间。1980年,长江大桥3个涉水桥墩终于建成,南北两岸引桥墩柱也同步建成,开始转入桥面施工。

李贤科老人说,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在技术上、管理上、设备上遇到的困难都不计其数,但最终还是在全体工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突破。1982年国庆节,当时国内长江上第一座最长的公路大桥终于建成通车。

2020

桥二代沿用老工艺、采用新技术,打造经典维修工程

童年、少年时代见证了泸州长江大桥建设的李剑,从小深受父辈的影响,长大后子承父业,继续从事桥梁工程建设,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桥二代”。

作为此次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的技术人员,站在父辈修建的大桥上,李剑深感肩上的担子有些沉重。

“再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工作,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父亲修桥时的场景。”李剑说,大桥的病害并非质量问题,几乎都是由于超负荷运转带来的。要彻底解决这些隐患,让大桥继续保持“青春活力”,是值得“桥二代”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图片115.jpg

李剑指导设备吊装

现在,李剑是泸州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机料处处长,负责整个项目材料的质量把控。李剑说,长江大桥维修所需材料包括各种标号混凝土、各种型号钢材、环氧类砂浆及混凝土、涂装漆、橡胶支座、植筋胶等,每种建材的采购,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证明,项目部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二次抽检,“修桥是大事,必须从源头上把好材料质量关”。

为保证大桥维修整治后质量经得起检验,需要彻底弄清楚病害成因。项目部除了利用交通运输部今年例行检查开出的“体检报告”,在工程启动前,又再次针对存在的每个问题进行复核,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所有问题做到了然于胸。

“大桥维修将沿用老工艺,采用新技术。”李剑说,在传承中创新,是对父辈最大的敬意。为此,大桥进入断道施工后,项目部又专程从各地请来当年参与建桥的设计师和技术骨干进行技术分享,共同剖析病害源头,认真听取“桥一代”们对维修技术方面的建议,力争打造成经典维修工程。

2020

桥二代

让长江大桥重返“年轻”,

才是对前辈们最大的敬意

泸州长江大桥不仅是一座桥梁,也是泸州的地标性建筑,将“修旧如故”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是此次维修改造的原则。

图片116.jpg

不少“桥二代”参与到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中

用钢板梁替换大桥主桥部分日渐老化的钢筋混凝土T梁,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这其中就沿用了老工艺,同时也融入了新材料、新技术。

“在传承的同时,融入新时代的创新,让大桥重返‘年轻’,才是对前辈们最大的敬意。”长江大桥维修整治工程协调部主任杨勇也是一名“桥二代”,他说,大桥维修要将主桥所有钢筋混凝土T梁更换为钢板梁,同时对伸缩缝进行更换、优化,提高行车舒适度。

“主桥挂梁更换后,要在上面铺设沥青,而大跨径钢桥面沥青铺装一直被视为世界性的难题。”杨勇告诉记者,大跨径钢板梁柔度大,尤其受车辆长期碾压容易产生局部变形,这就需要钢桥面上的沥青具有良好的随从性,即紧随钢桥面一起变形,还仍能保持完好,也就是所谓的以柔克“钢”。

杨勇说,因此,将在桥面沥青最上层,加入高黏高弹性SBS改性沥青。当夏季桥面温度达到70℃高温时,这种新型沥青具有非常优越的抗车辙性能。冬天,桥面低温产生的水汽容易进入内部沟槽和纹理中,对道路结构产生影响,SBS改性沥青可以很好地抗裂、抗冻融。同时,高弹性还可以增加路面的疲劳耐久性,让大桥“延年益寿”。

图片117.jpg

从建桥到修桥,“桥一代”和“桥二代”们守护的这座大桥,给泸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大桥两岸的荒凉滩地,如今已建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尤其是夜晚,长江大桥两岸灯火辉煌,这已成泸州人的记忆,也是父辈们的成绩。”李剑感慨万千。

文/特种工程分公司供稿

蜀ICP备15030221号 免责声明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